11月25日,昌達公司出資企業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行云公司”)自主研發的行云工程,即“天基物聯網”項目,在第七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隆重亮相。此次論壇以“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開啟商業航天新征程”為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武漢舉辦。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欄目進行了宣傳報道。

行云工程第一階段完成發射的兩顆“行云二號”衛星,在軌一年多來成功驗證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并在多個行業領域開展了應用測試及試點示范應用,走在國內同類企業前列。
空間段方面,這兩顆衛星首次實現了我國低軌衛星星間激光通信,打通了物聯網衛星之間空間信息傳輸的瓶頸制約,同時,行云衛星還首次采用星載數字多波束通信載荷,通過自主創新的先進通信協議,實現了單顆衛星每小時服務25萬個應用終端的海量短數據接入。
地面段方面,行云工程已基本完成了業務管理控制系統、地面通信管理系統、站網資源任務適配系統、通信模組授權管理系統、用戶業務計費管理系統、物聯網業務數據處理平臺、用戶業務服務平臺的建設,有力支撐起天地一體化物聯網信息服務業務。
用戶段方面,行云公司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技術為支撐,基本構建了完備的產品體系,涵蓋“模組產品、天線產品、應用終端產品、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四大類,形成了以衛星通信為核心,產品及解決方案為載體的服務模式。

目前,行云工程第二階段首批6顆衛星的桌面聯試聯調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公司計劃在2022年完成第二階段共12顆衛星的發射任務。
行云工程第二階段建設完成后,就能實現小規模組網,在空間段、地面段及用戶段再次提升多項關鍵核心技術,中國及中國周邊區域可以達到平均每30分鐘就有一次衛星過頂、提供一次衛星通信服務的能力。這一階段系統將形成面向南北緯目標區域的穩定業務運營能力,具備為用戶提供較為完整的天基物聯網系列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能力,開始在國內重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規?;茝V包括集裝箱、海洋、地災、氣象、環保、電力、農業、應急、物流、水利等在內的10多個重點行業的應用,實現行云衛星系統從“試用”到“實用”的跨越。